动物园巨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较于甲胄的开销,火器的生产成本同样不容小觑。

尤其是刚刚摸索的情况下,就算想要实现大规模量产都不可能。

他可是听方子祁提及过,这火器的生产,里面的每个零件与部位都是老师傅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一个锻造多年的老师傅,每天也就能生产四五个零件。

至于什么冲压机啥的,现在就别想了,只能靠老师傅的手搓技艺。

而且麻烦的是钢的可塑性没有铁强,这对老师傅绝对是莫大考验。

其次锻造出来的玩意,必然会产生一些气泡等情况。

且枪管内壁,怎么也不可能与后世那种精确到毫米级的精确度可比。

所以这玩意耐久度到时候能有多好赵铭还真不敢确信。

不过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能用,能接连开枪保证不轻易炸膛就不错了。

而且燧发枪,这已经是火枪的多次进化后产物,前世西方人在十九世纪就凭借这玩意玩起了排队枪毙的戏码。

现在既然搞出来了,不用岂不是浪费?

这也是赵铭对重甲虽然依旧有奢求,但奢求没那么大的情况。

如若燧发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重甲甚至都没有存在必要。

完全以棉甲纸甲,甚至不用着甲就行。

不过那是最美好的设想。

事实就是,这年头你玩排队枪毙那一套可以,但必须同样着甲。

不然大燕的箭雨,还有大渊的箭雨能教你做人。

其次就是那可怕的骑兵。

就好比你自信满满觉得燧发枪就能无敌了,然后你带着大量燧发枪来到宋元时期。

结果你就发现,被对方打成了狗。

箭雨是一方面,重点还是骑兵。

大规模精锐骑兵的集群冲锋下,什么燧发枪还是后世的汉阳造那种更先进的长枪。

只要没发展出自动步枪的级别,以及机枪,骑兵依旧有着十分可怕的威慑力。

殊不知二战依旧保留着大量骑兵阵型。

以滑铁卢会战之中的案例来说,一个法国步兵师面对两个英国骑兵团,一枪不发就逃了,还扔下了三十门火炮。

用拿破仑狂热铁粉的俾斯麦,这位更是狂热的骑兵爱好者,同样也是骑兵研究极深之人。

以对方的看法来说,火枪兵想要挡住大规模骑兵冲杀,往往率先崩溃的不是伤亡率,而是士气。

在大量骑兵出现在视野内时,往往新兵就已经被吓破胆了。

哪怕是一些老兵,也会吓得不轻,且火枪肉眼上去看,是没有长矛更具有安全感。

长枪更长,而且还有长矛,这能给予一定的心理慰藉。

且一旦第一轮齐射完毕,后续只要射击无法形成衔接,火力稍有不稳,那士气同样有崩溃的风险。

类似步兵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马伦戈会战,法国骑兵将领小克勒曼,率领四百骑兵,横扫奥军三千五-四千人。

另外有阿尔武埃拉会战,法军千人骑兵,冲击英军科尔伯恩旅,两千人死伤,失踪千四百人。

而这还是人家的精锐步兵旅。

至于为啥清军骑兵没能干翻西洋联军?

唔....这难道还用问?

精锐骑兵才能打出来的效果,清军那时候还有啥精锐骑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