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无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代城。

两日后,赵云领八百虎卫南下,随行不仅有典韦,还有一个小郎君甄豫。

这是甄豫主动请求的,在代城待了一个多月,天天无所事事,他就找到姐夫赵云,希望赵云可以带他多去见识见识。

赵云想想,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就答应带上甄豫。

甄豫虽出身豪门,可并非飞鹰走狗的花花公子,不仅君子六艺样样精通,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其父甄逸,正是因为甄豫的淳朴、善良,而不喜,甄逸觉得这样的人,难以在人吃人的时代,将家族发扬光大。

但赵云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甄豫这样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好好引导,才是民之父母,国之栋梁。

赶了一上午路,队伍停下来歇息、进食,甄豫坐在一块石头上,有些疲惫;赵云将水壶,肉干递给他,笑道:“阿豫,没有这么急赶过路吧?吃得消吗?我们可以慢些!”

“我可以!”咬着肉干,甄豫挺了挺胸膛,表示他没问题。

“像个男子汉!”

赵云夸赞一句,挨着甄豫坐了下来,吃着肉干道:“阿豫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安置涌入灵丘的雁门百姓?”

甄豫闻言,知道姐夫有考校他的意思,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会儿,才道:

“阿豫觉得,雁门百姓之所以涌入灵丘,最主要的是恐惧,因为他们渴望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其次,还有沉重的税赋和饥饿!”

说到这里,他看向赵云,害怕自己说错了!

当看到赵云鼓励的眼神,才继续道:“而要安置他们,不能像西迁之民一样安置在雁门平城,应该把他们安置在让他们心安的地方;若是安置在雁门,哪怕本身是安全的,他们也不愿意!”

“那阿豫认为该安置在哪里?”

赵云笑问道。他敢断定,涌入瓶形寨的雁门百姓,大多应该都是当年跟随王方入关的阴馆、马邑、武州三地百姓。

因为这些人入雁门关,对雁门南部数县的人来说,相当于是外来人,在雁门郡南部必定受当地人排挤。

而且这些外来百姓,在雁门关内分到的土地本就极少,这就导致他们在雁门南部生存极为艰难。

现在,并州内部南匈奴造反,在舆论的影响下,他们自然会放弃本来就没有归属感的雁门南部,只想远离战乱。

所以,再把他们安置回雁门,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赵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能安置去雁门关外,那么他的地盘只剩代地。

可刚刚才把六万西迁百姓安置去平城,若是把涌入灵丘的雁门百姓安置在代郡内,那么会让之前的西迁百姓,认为他赵云行事不公,区别对待。

而作为一郡之长,赵云必须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这时,甄豫道:“圣人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入灵丘的百姓,阿豫认为也不应该安置在代地!”

甄豫想不出来该安置在哪里,但告诉了赵云,雁门关外和代郡都不适合安置涌入灵丘的百姓。

因为雁门关外,这些百姓不愿意去,而代郡是不能。

不远处,朱贵频频向赵云二人望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再配上他胖嘟嘟的身材,显得颇为滑稽。

随后,继续南下,赵云的计划是先到广昌,在广昌调集一批粮食,再向西面灵丘进发,至于将这些百姓安置在哪里,他还得思量再三。

第二天,到达广昌,赵云从广昌囤放钱粮的仓库,调出两万石粮,因他只有虎卫随行,班成又需要驻守粮仓,最后只能拜托张巡这个妻舅,召集民夫帮着运粮,所需的酬劳自然是赵云承担。

灵丘在广昌以西一百二十余里,西行有了两万石粮食运送,队伍的速度无疑是龟速,直到四天后,赵云押着粮食才来到灵丘城外。

城中养伤的灵丘令朱富,听闻可以主持公道的赵云来了,指挥仆人抬着他出城去见赵云。

还未到赵云面前,朱富就哀嚎了起来,眼泪扒拉扒拉的流。

见头上缠着绷带,右手裹着绷带,脚倮夹着木板的朱富,赵云看了都觉得好惨….好解气!

“赵府君,您可要为下官做主啊!”

肩舆上,朱富哭得痛彻心扉,委屈道:“裴将军好粗鲁,好野蛮,赵府君可得好好管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