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革委会对面驻扎着一个特务连。这个连负责保卫革委会。

伊格纳季耶娃同志朝革委会走来。她发现了一名年纪轻轻的红军战士,便问:

“同志,多大了?”

“快十七了。”

“是当地人吧。”

红军战士笑了。

“对。我是前天打仗的时候才参军的。”

伊格纳季耶娃审视着他。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火车副司机。”

这时,多林尼克和一个军人一块儿走了过来。伊格纳季耶娃转身对他说:

“你瞧,我给共青团区委物色了一个领头儿的。是本地人。”

多林尼克迅速打量了谢廖沙一眼。

“谁家的孩子?”

“勃鲁扎克家……”

“哦,扎哈尔的儿子!好,干吧,把伙伴们团结在一起。”

谢廖沙惊讶地看着他们:

“那么连里的任务呢?”

“我们会安排好的。”多林尼克回答。

就这样,本城的乌克兰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就建立起来了。

新的生活开始了,谢廖沙进入这个充满希望的天地里。他忘了回家,尽管这个家离得那么近。

他,谢廖沙·勃鲁扎克,是布尔什维克了。他的口袋里装着证件,上面写着谢廖沙是共青团员,团区委书记。如果还有人信不过,那就看挂在腰带上的曼利赫尔手枪,好朋友保尔送的礼物。这最具有说服力。唉,可惜保尔不在这儿。

谢廖沙整天奔忙,执行各种任务。马上,他将和伊格纳季耶娃去火车站领取书报。

去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苏维埃乌克兰第一师参谋部和政治部设在车站的列车里。在乘车的过程中,伊格纳季耶娃和谢廖沙谈了最近的工作:

“你那一块办成了哪些事?组织建立了吗?你应该把自己的朋友发动起来,成立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小组。明天我们一块儿起草一份共青团宣言,打印出来,然后召集青年开一个大会。在师政治部,我还要介绍你跟乌斯季诺维奇认识。她是抓青年工作的。”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原来是个十八岁的姑娘,很干练的模样。谢廖沙跟她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她答应帮忙。分手时,丽达·乌斯季诺维奇交给他一大捆宣传品,还特意送了本小册子——共青团纲领和章程。

伊格纳季耶娃和谢廖沙回到革委会,已经很晚。瓦莉娅正在花园里等他。她一见面便数落弟弟:

“你怎么不害臊!你不回家了吗?为了你,妈妈天天哭,爸爸发脾气。这样下去,要出大事的。”

“没什么,瓦莉娅,不会出事的。我真的没空儿回家,今天也不行。这会儿正好跟你谈谈。到我屋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