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丛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我李陵,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到头来却身败名裂,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些日子,我仔细想了,都是因为我过分争强好胜的结果。

“朝中无人,又争强好胜。打了胜仗,

有人抢你的功劳,那些老打败仗的人更嫉妒你,恨的你要死。一旦打了败仗,给那些人抓到了把柄,还不得将你往死里整?

“这样的大汉朝堂,我算是将他们看透了。

“这样的日子,我是连一天都不想再过了,还是整日与牛羊为伍的好,岂不悠哉。”

苏武坚决反对李陵这种愤世嫉俗的观点,说:

“我们都还年轻呀,正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尽忠的好年龄,岂能逃世遁野?

“那样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与死去又有何区别!

“人活着,就应该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用我们的力量来改变世界,报效国家。

“你以为当牧民就安生呀,前几天,突然来了一帮丁零部落的人,将我的羊全部抢走了。

“没了羊群,现在,我连基本的生活都没了保障。”

李陵苦笑。

这样的大道理,李陵的耳朵都要磨出茧子来了,没想到苏武经此大难,竟然还是少年壮志热血沸腾。

你连自家的牲畜都保护不了,还说什么惊天地泣鬼神,书呆子罢了。

李陵哭笑不得。

有了与苏武的这次谈话以后,李陵更加看破红尘,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返回单于庭的路上,李陵想,两国间的战争,不过好战之徒的相互争斗而已,他们用自己的臣民作赌注,胜也好输也罢,倒霉的全都是老百姓。

纵观这场汉匈战争,大汉看似节节胜利,而国内人口却下降了一半,连战马都供应不上了。

战争虽然成就了卫青、霍去病等武将的功名,而这功名的背后,却是无数兵士撒骨荒原的代价呀。

李陵看清了,想通了,释然了,决心从今往后再不杀一人。

回到单于庭后,李陵将且鞮侯单于分配给他的绵羊,派人给苏武送去一些,以解决苏武的吃饭问题。

且鞮侯单于看到李陵回来了,怕母亲再生事端,让李陵离开单于庭去做右校王,即右翼大军的总教练。

李陵摇头拒绝,说:“我已不想再打仗,只想做一名普通牧民,了却余生。”

且鞮侯单于哈哈大笑起来,说:

“你才多大呀,就想了却余生?你的余生还长着呢。

再说,匈奴五十岁以下的牧民都要服兵役,你去当牧民照样得上前线去打仗。

“在战争年代,你想逃避战争,那是不可能的。

“你到我们匈奴也有些日子了,应该发现,我们匈奴人敬仰的是英雄,不像汉朝人那样疾贤妒能。

“这些年来,汉朝的卢绾、中行说、赵信等人,都到我们匈奴谋生存,他们这些人,每个人的手上,都沾满了我匈奴人的鲜血。

“可是,我们匈奴人仍然非常善待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