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丛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怪不得石棺中有那么多的人发,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林化一抓起了那把小刀,情不自禁地说:“这把刀一定就是冒顿心爱的径路刀了。”

薄音图博士的目光里闪动着兴奋,说:“绝对不会错。”

林化一终于明白了薄音图博士为什么一直心情沉重一言不发,原来他是在极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无意间,他们竟然与冒顿亲近了。

匈奴人有剺面、割发的葬俗,自己尊重的人死后,在送葬的时候,送葬人要将自己的脸割破,将血滴在死者的脸上,再剪下一绺头发放在死者身上,以示自己永远都与死者在一起。

这种葬俗也是冒顿定出的规矩,以结束远古流传下来的残忍的殉葬习俗。

冒顿的棺中有那么多的头发,当年下葬时的壮观场面可见一斑。

而当年洒在棺中的鲜血,随着岁月流失,已经蒸发干净。

冒顿曾经将月氏国国王的头盖骨做成饮具,将东胡大人的头盖骨做成尿壶,那把径路刀是他母亲留给他的惟一遗物,他终生不离身上,死后将这三件东西带入墓中,都是可能的。

要早知道是冒顿墓,自己也该与薄音图博士一起,给心目中的这位大英雄致敬才是。

薄音图博士说:“我不解的是他的丧葬方式。打开墓门以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座汉墓,那墓室的样子与汉墓十分相似,却没有棺木,简单用石块砌成了棺状,很像石板墓。看到棺内有那么多人发,我已确认是一座匈奴单于墓。待发现第一个碗状物,我便怀疑是冒顿的墓葬了。等到径路刀和第二个碗状物被我发现以后,冒顿墓已确凿无疑了。”

马无尘教授说:“冒顿时期,匈奴与汉朝频繁接触,汉朝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被匈奴人接受,逐步学习汉人的丧葬方式也是可能的。按你的描述,这是一座标准的汉匈结合的墓葬。”

不善言辞的特古斯的父亲突然问林化一:“你们说的匈奴和冒顿,他们是什么人呀,你们好像都很敬佩他们。”

林化一知道,特古斯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普通的草原牧民,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草原,也没上过

学,历史知识太匮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才好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薄音图博士见老人对匈奴和冒顿感兴趣,便给林化一下达了命令:“小林,你给他们简单讲一下吧。”

林化一略思索,给特古斯和他的父亲讲,匈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曾经是草原的主人,它的疆域一度比整个蒙古高原还要大。

在长城南面的秦始皇紧锣密鼓地吞并其他六国的同时,北方草原上,一个部族也迅速强大了起来,这个部族便是匈奴。

匈奴人自称是上天的儿子,也就是“胡”人,有雄兵几十万。

秦始皇灭掉六国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后,为永久享用至高无上的皇权,便想使自己长生不老,派人到处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有一位叫卢生的方士察觉到了秦始皇的这种心理,便求见秦始皇,信口胡诌说,在东海上有一座叫蓬莱的仙山,山上住着的神仙个个长生不老,只要派人找到仙山,向仙人讨得良方,便可与日月同龄了。

于是,秦始皇便将寻找仙山的差事交给了卢生。

过了段日子,卢生回来了,可他给秦始皇带回的不是什么长生不老的良方,而是一则谶语:“亡秦者胡也。”

卢生对秦始皇说,这便是长生不老的良方,若照此谶语行事,便可保大秦江山万代。

秦始皇认为谶语中的“胡”指的是匈奴,便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突袭匈奴。

没有丝毫战前准备的匈奴人,面对滚滚而来的蒙恬大军,一时不知所措,只有没命地向北逃跑,动作迟缓者便成了秦军的刀下之鬼。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一样,本就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话语权和行动权掌握在强者一方。

蒙恬击败的是距咸阳较近的匈奴右翼,匈奴的主要势力仍在。

为了防御匈奴的反击,秦始皇沿黄河修筑了四十四座兵城用于防御,还将原来的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连了起来,筑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死后,大秦帝国很快便土崩瓦解了。

有人说,“亡秦者胡”的“胡”指的不是匈奴,而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秦二世。秦二世暴虐无道,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谶语应验了。

大秦帝国灭亡了,中原再次陷入了民不聊生的混战时期。

这时候,匈奴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叫冒顿。

中原的最高首领叫皇帝,而匈奴的最高首领叫单于。

马无尘教授插嘴说:“这个冒顿可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战略家、大军事家呀。我将他与中原的历史上的开国皇帝、著名的军事家做过比较,能赶上他的胆略和才能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

薄音图博士接过话头说:“冒顿是匈奴空前绝后的首领,是一条草原上非常了不起的苍狼,是他将匈奴帝国推向了辉煌。”

特古斯的父亲显然听不懂薄音图博士的解释,继续问:“你们刚才说的那位冒顿,是他厉害还是成吉思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