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丛幽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双掌一拍:这主意好呀,我多收几个公主无所谓,吕太后那里不就安静了吗?

最后,送入匈奴的那位女子,究竟出自刘家的哪位皇亲,女子的本名叫什么,刘邦封了她一个什么公主,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马无尘教授认为,眼前的这座墓的主人,就是最初送入匈奴的那一位和亲公主。

因为,从画像石分析,匈奴对初次和亲还是比较重视的,单于要亲自到长城脚下去迎接。

后来送入匈奴的公主,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吧。

因为史书记载,光送给冒顿单于的公主就有三位,不是说三姐妹同时共侍一人,而是因为,送入匈奴不久,公主就死了。

公主在匈奴的生活如何,完全能够猜想得到,画像石也证明了她们悲惨的生活:

她们不习惯匈奴以肉为食以奶为浆的生活,不习惯匈奴八月飞雪的严寒气候,不习惯骑马出行的生活方式,整日处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的尴尬状态中,纯粹一个性工具而已。

所以,送入匈奴仅仅几年,便早早离开了人世。

后来,张骞出使西域,还将西汉的和亲政策推荐给了乌孙国,并将中原美女说的貌美如仙,让已经七十多岁的乌孙国国王动了歪心,提出要与大汉和亲。

汉武帝毫不吝啬地送给乌孙王一位少年公主。

这位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叫细君。

细君公主多才多艺,给后人留下了一首诗,真实地记录下了自己在乌孙国的生活: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源源不断的女子,被作为政治牺牲品,源源不断地送往临国,来到她们根本不熟悉的草原,嫁给比自己父亲的年龄还要大的男人,并且语言不同,生活更加不习惯,住穹庐,受冷冻,吃肉食,饮奶浆,整日以泪洗面,归乡无期。

所以,她们早早便被折磨死了。

最早送入匈奴的那位公主,在草原上生活了不足八年。

因为,第八年,新的公主就又被送入了匈奴,真是前赴后继,源源不绝。

史载,西汉早期,共送给匈奴冒顿单于三位公主,送给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两位公主,送给冒顿单于的孙子军臣单于五位公主。

当然,这些可怜的公主们,没有一个是皇帝亲生的公主,她们大多是刘姓王爷的女儿。

公主的命运尝且如此,那些随嫁丫鬟们的命运,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人虽然仅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可每个过客的消亡,却要给与他有关的人,带来多少撕心裂肺的痛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