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华无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追加这一个功能主要还是因为墨睚在群里潜水的时候看到某位鸦姓“女士”在那吐槽第一世代立体机动装置没法反手握刀,不能cos某一米六小陀螺。

(注1:第一世代立体机动装置的钩索解除键在击锤处,若是反手握刀会因为没办法解除钩索将自己撞死在墙上或地上)

(注2:解除钩爪抓力和回收钩索是两个不同的功能,第二世代立体机动装置的解除抓力键除了新增的外仍保留有原先的击锤作为备用手段,而回收钩索的按键则是原来的护手)

相较于第二世代立体机动装置,人狼装甲的升级程度并不是很高,只是升级了材质、能源和动力,以及修改了一下外部装甲的外形,因此新人狼装甲被归类为第1.5世代,而非新立体机动装置那样的第二世代。

第1.5世代人狼装甲将外装甲的材质从普通装甲钢升级为了比轻质装甲钢还高上一个层级的纳米陶塑合金,除此之外还加厚了装甲厚重,让装甲高度达到了2.1米,在整体重量仅提升了二十公斤的情况下让防御力有了质的飞跃。

第1.5世代人狼装甲可以在同一位置承受44式电磁步枪的五十次射击或42式电磁机枪/49式电磁射手步枪的三十次射击的,基本免疫了85mm口径及85mm口径以下的火药武器的攻力。

在动力方面,第1.5世代人狼装甲将构成动力内衬服的材质从原先的普通电子肌肉束升级为纳米电子肌肉束,使第1.5代人狼装甲的常规出力来到了五吨,极限出力更是达到了十吨,减震缓冲系统、抗荷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也得到了强化,现在的生命维持系统可以让穿戴者在无食物补给的情况下进行长达一个半月的作战。

第1.5世代人狼装甲在大腿部装甲的外则各增设一门电推进器喷口,虽然仍无法推动装甲进行飞行,但也提升了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跳跃距离和滞空时间,让第1.5世代人狼装甲可以进行一定距离的空中滑翔。

面对升级后的动力输出,为保证装甲的作战时间,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能源也得到了升级,更高能级的原子能电池组将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作战时间提升到了六个月。

在收集完罗曼农庄攻防战的数据后,为了避免在穿戴者受到重创后无法发出决死反扑,在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内衬服中追加了药剂系统,可存放一个单位的短时间强化剂+一个单位止痛剂+一个单位的纳米治疗剂,这些药剂会在装甲的战术AI检测到穿戴者受到使其无法行动的重创后通过内置的微型针头自动为穿戴者进行注射,让穿戴者进行决死反扑。

在装甲的结构方面,结合罗曼农庄攻防战的战斗数据,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左肩处的肩甲被去除,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面造型类似于扎古二肩盾的厚重肩盾,该肩盾使用进行过分子强化的纳米陶塑合金打造,有着远超装甲本体的防御力,在肩盾的外侧有着通用武器接口,可以携带两个坦克杀手的炮弹匣,右肩处装甲则改成了跳弹率更高的圆形肩甲并进行了加厚。

头盔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头盔整体造型仍是M35钢盔的造型,只是面甲的造型更加向德三的防毒面具靠近,面甲上原先的护目镜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枚高精度复合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将收集到的外界信息传递给面甲内侧的显示屏,有着远超人眼的信息收集能力,得益于此,装甲的火控系统、射击辅助系统、侦查系统和索敌系统也得到了提升。

(ps:与其说是扎古二,这么一通改造下来第1.5世代人狼装甲的造型其实更像是基拉·祖鲁)

由于电磁武器的高威力,帕鲁们并没有为第1.5世代人狼装甲设计专用电磁武器,只是将原有的折叠式热能斧戟进行了升级,一直没什么作用的热能匕首则被减少至一把。

新折叠式热能斧戟对折叠部位进行了结构强化,并将热能刃的温度提升至5500摄氏度,续航时间也进入了升级。

第1.5世代人狼装甲背部武装接口则没有什么变化,可以用于携带800发弹容的42式电磁机枪供弹背包,该背包使用轻质装甲钢制造整体呈方形,在背包的两侧有着武器挂点,除了42式电磁机枪外还可以携带一把电磁枪械,背包正面的武器挂点则可以携带三杆铁拳1500火箭筒或一把坦克杀手电磁无后座力炮,下面的武器挂点则可以携带两个二百五十发弹链盒作为备用携带。

为了强化第1.5代人狼装甲的火力,帕鲁们还参考高达UC中特装型老虎的加特林攻盾为其设定了一面电磁加特林攻盾。

盾牌主体使用与装甲肩盾同款的分子强化型纳米陶塑合金,在盾牌末端挂载有一门5mm口径电磁加特林机枪,该机枪的威力略高于使用同类型子弹的44式电磁突击步枪,备弹三百发,在盾内还有着一把与热能斧戟同功率的热能刀。

介绍完单兵装备,接下来就是新的装甲载具了。

轻骑兵装甲运兵车,取代旧式远征装甲皮卡车的正经装甲运兵车,整体使用纳米陶塑合金打造,防御力与第1.5世代人狼装甲(不包括肩盾)相当,以德三sbkfz251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为造型参考。

不同于其原型sdkfz251的敞篷式设计,轻骑兵装甲运兵车全长七点二米,车宽三点六米,车高三米,全重八吨,有着相较于其原型更大的体型和一顶可以从中间往外打开的装甲篷顶,且全车采用全封闭设定,驾驶员依靠分布于车体的高精度摄像头与驾驶舱内的显示屏观察外界。

虽然造型上是二战的造型,但轻骑兵装甲运兵车的内在是实打实的基地科技的产物,搭载有高效电机驱动系统、中型原子能电池、车载无线电台、次世代科技悬挂、舱内减震系统、车顶智能武器基站,不仅如此,全车还搭载有三防装置与生命维持系统,可以供乘员在无补给的情况下生存较长的时间。

为满足全地形的运兵需要,轻骑兵装甲运兵车还搭载有用于水上行驶的冲浪板和两副水上用电推进器,可以在水面以一百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地面行驶的速度更是高达一百八十公里/小时,并且有着八十万公里的高续航。

轻骑兵装甲运兵车可搭载十二人,其中包括驾驶员一人、副驾驶一人和十名乘车士兵,副驾驶还有着控制车顶智能武器基站的职能。

智能武器基站默认搭载一挺双联装42式电磁机枪,每挺备弹三千五百发。

装甲运兵车都有了,那坦克这种大杀器自然也不可能落下,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马——四号H型坦克为造型原型,军马中型坦克诞生。

军马中型坦克全长八点八米,车宽四点四米、车高三点八米,总重三十吨,有着超越其原型的体型。

和轻骑兵装甲运兵车一样,军马中型坦克也是一辆使用高效电机驱动系统驱动,由中型原子能电池供能的新能源坦克,时间为一百六十公里/小时,续航五十万公里。

军马中型坦克的装甲为“纳米陶塑合金+分子强化型纳陶塑造合金+纳米陶塑合金”的三明治型复合装甲,这种装甲设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制作出防御力优秀的装甲,其积层结构也有助于散热,让军马中型坦克基本免疫现代(二十一世纪)主战坦克的直射,甚至连坦克杀手电磁无后座力炮也需要在同一位置击中三发才能破开装甲。

作为基地科技的产物电控炮台、高效火控系统、炮塔上部智能武器基站、大范围无线电电台、三防系统、次世代科技悬挂与舱内减震系统军马中型坦克也均有装备。

同轻骑兵运兵车一样,军马坦克全车也是采用全封闭设定,依靠分布于车体各处的高精度摄像头与驾驶舱内的显示屏观察外界,在车内还搭载有生命维持系统,所以其甚至可以在不是很深的水下长时间行驶。

军马中型坦克的主武器为一门105mm电磁线圈炮,车载武装的输出功率自然不是单兵武器可以比的,在重型电磁加速线圈的加持下,该炮有着二十公里的超高射程,而且因为坦克搭载的高效火控系统,该炮甚至可以进行二十公里内的高精度狙击。

得益于超越其原型的体型和基地的科技,军马中型坦克搭载有自动装弹机,可以让主炮以三秒一发的射速进行射击,因此全车只需要车长、驾驶员和炮手共三人。

105mm电磁炮使用的炮弹为105×355mm等离子高爆弹,有效杀伤半径高达三十米,备弹九十发,在主炮旁搭载有一挺42式同轴电磁机枪,备弹四千发,炮塔上的智能武器基站默认搭载一挺双联装42式电磁机枪,每挺备弹三千五百发。

同其原型四号H一样,军马坦克在出厂时也带有用于保护履带的裙甲,裙甲也是使用复合型纳米陶塑合金装甲,可以抵挡坦克杀手的两次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