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余人听后亦纷纷醒悟过来,是啊,大宋哪有如此众多的战马来供他们随心所欲地组建骑兵呢?刹那间,现场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原本兴奋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默。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叹息。面对现实的困境,即使有再好的计策,也难以付诸实践。

王德用的这番言论让郝仁不禁频频侧目,心中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原本他打算等迪庆和蕃人轻骑兵全部通过后,再讲述一下他们之前整体的作战思路。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仅凭对火药武器试验的观察以及对杨文广所率领重甲骑兵的了解,王德用便能迅速联想出在实际战场上最为适宜的作战方法。

显然,能够担任大宋枢密使一职的人都绝非等闲之辈。或许,人们认为王德用只是在军队中摸爬滚打一生才登上枢密使宝座,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此刻起,郝仁意识到,王德用远非表面那般粗犷豪放。这同时也从侧面证明,大宋并非缺乏善于征战的将领,而是此前的某些规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这些将领并非无能为之,而是不敢轻易展露自己的才能。

此次,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按部就班、依照阵图行军打仗的陈旧传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将领们的潜力,让他们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然而此时此刻,既然王德用已然点明要害所在,郝仁便也不再藏头露尾,而是心怀敬意地向着王德用作揖行礼,并衷心赞叹道:“王枢密使当真是目光如炬、洞察入微啊!您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本质。没错,我们过去一直采用这种战术策略,且屡次获得巨大成功。对于火药武器与骑兵的配合应用,我们早已驾轻就熟。

稍后诸位将会目睹到我大宋除了重甲骑兵外,其他轻型骑兵以及蕃族兄弟们所组成之弓箭骑兵的精彩表现。相信必定会令各位眼前一亮!

此外,现今我们已成功收复河湟地区,此地实乃绝佳的牧马之地。假以时日,我大宋必将拥有更多精良战马,从而培养出更为强大的骑兵队伍,守护我大宋江山社稷!”

郝仁此番慷慨激昂之言辞,使得众人士气大振。同时,他们亦从郝仁口中获知了确凿消息——河湟之地果真已归入大宋版图,且众多蕃人纷纷归附投诚。

如此喜讯,着实令人欢欣鼓舞!

朱雀城门之上,突然间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声音来自于那群豪迈奔放的武将们,他们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然而,与武将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文臣们,他们显得相对冷静许多,并没有过多地表露情感。

这些文臣们善于察言观色,眼见吕夷简等重臣并未有所表示,便也不敢轻易站队。毕竟官场如战场,一步错可能步步错。不过,武将们可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尤其是那些曹家和杨家出身的武将世家,他们对文臣的态度并不在意。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跟郝仁攀上交情!

于是,大家纷纷热情洋溢地上前,想要与郝仁套套近乎。有些人甚至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家族中的年轻子弟安排到郝仁身边,希望能借此机会让自家孩子得到锻炼、立下战功。毕竟,杨文广和曹佾在军中的经历早已不是秘密。他们不仅历经磨练,还斩获赫赫战功,这怎能不让众人眼红?

在这个充满利益诱惑的时代,跟随郝仁既能赚取财富,又有望获得军功,而且相较于过去那种必须在沙场上拼命厮杀才有出头之日的方式,跟随郝仁显然更为稳妥安全。许多人心动不已,已经开始筹划着将家中所有子弟都调至郝仁麾下,以期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不过将领们的寒暄很快就被打断,赵祯面带微笑地将他们支开到一旁说道:“好啦好啦,你们之间的事情我可不想管,等过些时候你们再找个时间私下里慢慢商议去吧。郝仁啊,继续吧,城外还有众多将士们在等待着朕前去检阅呢!”

听到皇帝陛下发话,众人不敢怠慢,赶忙停止交谈并按照指示站到一旁。随后,现场气氛恢复正常,郝仁继续向城下的士兵发出信号,指挥着接下来的检阅仪式。

这一次,走过来接受检阅的队伍与之前有所不同。

首先出现的是狄青、折继闵所率领的军队,紧随其后的则是由卓嘎等人带领的蕃人骑兵团。

与杨文广麾下那装备重甲的骑兵相比,这些部队全部都是轻骑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蕃人骑兵不仅精于马术,甚至还能在奔驰的马背上准确射中目标。

更有跳脱的蕃人,在城门前做出了一些花哨的马上动作,立刻引起了一阵欢呼!

当人们目睹这支灵活而强大的轻骑兵时,终于明白了郝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毫无疑问,眼前这支军队堪称一支威风凛凛、令人赞叹不已的精锐之师。更为珍贵的是,大宋本国的士兵与蕃人骑兵之间竟然能够和谐共处,并展现出如此高水平的协同作战能力,实在是太难得了!

由此可见,郝仁在统兵方面确实有着独到之处,让人不禁对他的军事才能深感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