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外戚的利弊(上) (第1/2页)
苍穹战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幼主假如没有亲人或者是外戚的帮扶,想要坐稳帝位是很困难的事情。
就好比是北周的宇文阐,隋朝的越王杨侗等人,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而至于为何说是宇文阐并没有外戚的帮扶,主要是后世有很多人都搞错了一点,那就是宇文阐的亲母并非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而是朱满月。
杨丽华与朱满月虽然同样是宇文的妻子,但是后世认为当其时的皇后只有一个……所以一般都将杨丽华认为是宇文阐的亲母。
但是宇文却恰好相反,他有五个皇后:天元大皇后杨丽华,生宇文娥英;天大皇后,朱满月,生静帝宇文阐;天中大皇后陈月仪;天左大皇后,尉迟炽繁;天右大皇后,元乐尚。
而同样有着这个误会的主要原因之一的,就是史书对杨丽华的一段记载:
大象二年(580年),宇文去世,宇文阐尊杨丽华为皇太后,居住在弘圣宫。当初,宇文生病,命令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到宫中侍候陪伴。等到宇文病危,刘、郑译等人乘机假传旨意任命杨坚辅佐朝政。
杨丽华开始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因为继位的宇文阐年幼,担心大权落入其他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刘、郑译等人已经传达此诏令,心中十分高兴。杨丽华后来了解到她的父亲杨坚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开皇元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杨丽华一时无法接受,对此更加愤恨。隋文帝虽不能责备她,但心中对她很愧疚。
开皇六年,隋文帝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后来隋文帝商量将杨丽华改嫁,杨丽华坚决不同意,于是此事作罢。
杨丽华与宇文的女儿宇文娥英,到了婚嫁的年龄,其外祖父隋文帝下旨为她选婿,奉皇帝的命令到弘圣宫聚集,等待相女婿的贵公子弟,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人。杨丽华亲自在帷帐之中,让参加选婿的贵公子弟们做自我介绍,并试他们的技艺。选不中的,就让他们出去。到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入试时,被杨丽华相中,选为女婿。
李敏假借一品的羽仪,其礼就如娶皇帝的女儿。
后来将要侍奉隋文帝饮宴,杨丽华对李敏说:“我把天下都给了皇上,只有一个女婿,我当为你求柱国之职。皇上如授你当别的官,你千万别致谢应承。”
等到进见隋文帝时,隋文帝亲自弹琵琶,让李敏歌舞。隋文帝十分高兴,对杨丽华说:“李敏现任何官?”杨丽华回答说:“他只不过是一个白丁罢了。”隋文帝对李敏说:“现在授你仪同之职。”李敏不应承。
隋文帝说:“不满你的意吗?现在授你开府。”李敏又不应承致谢。隋文帝说:“乐平公主对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对其女婿吝惜官职呢!现在授你柱国之职!”李敏这才拜谢隋文帝。隋文帝于是就在龙座上写诏书授任李敏为柱国,以本官身份在皇宫值班。
李敏在杨坚一朝可以说是备受信任,但是在隋炀帝杨坚的时期,李敏以及宇文娥英夫妇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隋书记载:李敏后避炀帝讳,改封经城县公。历豳、金、华、岐数州刺史,多不莅职,常留京师。往来宫内,侍从游宴,赏赐超于功臣。大业初,转卫尉卿。乐平公主将薨,遗言于炀帝“妾唯一女,不自忧死,深怜之。汤沐乞回与敏。”帝从之,竟食五千户。摄屯卫将军。杨玄感反后,城阙大兴,敏之策也。将作监。从征高丽,领新城道军,加光禄大夫。十年,帝复征辽东,遣敏黎阳督运。
时或言敏一名洪儿,帝疑“洪”字当谶,尝面告之,冀其引决。敏由是大惧,数与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语。宇文述知而奏之,竟与李浑同诛。其妻宇文氏寻亦赐鸩而终。
……
严格来说杨坚夺取的并非是他外孙的江山帝位,而是一个外人的帝位,自然也不需要背负太多的骂名。
而宇文阐的母亲朱满月并非是勋贵之后,甚至是罪人出身。所以杨坚在铲除了北周的宗室之后,轻而易举的夺位。
朱满月,是吴地人。因家人有罪而被没入宫中,分派到东宫,为太子宇文职掌衣服管理之事。后来受到宇文的临幸,因而生下儿子宇文阐。
宣政元年,宇文即位,是为北周宣帝。
大象元年二月,宇文传位给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同年四月,宇文封朱满月为天元帝后。七月,改称为天皇后。
大象二年二月,又改称天大皇后,并下册诏说:“你显扬妇行四德,为六宫作出榜样。轩辕宫中排列有序,唐尧室内显露吉庆,美好的封号已经下达,盛大的典仪应当敬待。你要修养情性遵循天道,不要丧失礼节法度,长守嘉福,能不谨慎吗。”
朱满月是宇文阐的母亲,才地位仅次于宇文的元配杨丽华。
大象二年七月,宇文去世,宇文阐尊称她为帝太后。
开皇元年,丞相杨坚废黜宇文阐,自立为帝,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北周灭亡。同年二月,朱满月出家为尼姑,法号法净。
开皇六年,朱满月去世,时年四十岁,按照尼姑的礼仪埋葬在京城长安。
从朱满月的记载可以看到的是,她面对杨坚夺取帝位的行动可以说毫无反抗之力,甚至是出家为尼都有可能是受到逼迫。
而在某个意义上,钩弋夫人的家庭有可能与朱满月的情况相仿。
史书记载钩弋夫人赵氏的父亲当时已经去世,他曾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担任中黄门,死于长安,死后葬于雍门。
但是钩弋夫人应该是在河间地区有亲戚照拂,甚至是这些亲戚在当地也有着一定的势力,要不然钩弋夫人恐怕“撑”不到她看到汉武帝的那一刻,或者是在长安居住而不过是一个内侍之女而已。
历史上对于钩弋夫人的一些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张嘉师是嗤之以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