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帝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京城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福吉祥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拜的时候是三官一起拜,其他两官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

这天京师道观都有法事,西便门外的白云观供奉的是道教全真派的龙门祖庭,在三清阁焚香秉烛,供着“太上中元七炁赦罪洞天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牌位。

当日开静后,全体道士在老律堂上殿,念早坛功课经。

吃完早点,便由堂客挂牌指定13到15位经师云集三清阁,听到鼓声,穿上五彩云鹤的仙衣,高功手持朝简。

然后钟鼓齐鸣,拈香上表,祈天礼圣。

念玉皇宥罪赐福宝忏,全体道士念晚坛功课经,宣布功德圆满。

道教的正一派这天也有法会,地安门的火神庙和朝阳门外的东岳庙,这天也高搭法台超度孤魂野鬼。

不少法场晚上便以庙会的形式超度亡灵,也称为“鬼市”。

卖货的,卖小吃的,打把式杂耍,说故书的,齐齐聚到一起开灯会,很是热闹,不少的孩子都当以大节日似的,非得去逛一逛。

当然,还有祭祖的传统。

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忠追远。

一般皇宫内还要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

郑天青家往常都要给已故的亲人祭祀凭吊。

郑远琛不是京城人士,所以只得趁鬼门大开,到十字路口烧纸,为祖祈福。

赵翘楚即是到父亲坟上凭吊。

民间百姓中元祭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家以装有金银纸元宝的包裹当主位,用三碗水饺或其他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外焚化。

初秋之时,扫墓连带全家秋游,无疑是孩童们的一次出旅,孩子们早把“鬼节”抛之脑后。

但郑天青因为八字轻,易被扰,记事以后,便很少跟着父母去上坟。

但小孩子最关心的当然是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这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京城的又一个传统灯节。

大多是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这正对着皇宫的前三门护城河畔放灯。

不过放荷花灯是由佛教盂兰盆会度亡法事而来的。

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救倒悬的意思。

有个目连救母的典故:目连的母亲青提先前特别信佛,后来丈夫和儿子被佛收走了她不知,以为丈夫儿子都死了,便认为信佛还不得好报,便打骂和尚,对佛不敬。

死后被打入18层地狱,口不能食,所有的食物一到嘴边就变成火,嗓子眼也跟针细,咽不下食物,受倒悬之苦。

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

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备百味饮食以及桃、李、杏、栗、枣五果,供养十方僧众。

按照盂兰盆经的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目莲感激佛祖,并向佛祖进言,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

佛祖便将七月十五的施食会命名为“盂兰盆会”,令各佛寺进行佛事活动。

寺庙里的僧人和善男信女们在这一天举行佛事,不仅仅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藉以表彰他对母亲之孝道,并劝人尽孝。

荷花灯便是为死去的游魂照亮人间之路,后来便演化为能积攒功德,得到佛祖的庇护。

前三门护城河畔寺庙多,过去人们从七月十三就开始玩灯,十五号是正日子最热闹,到十七号结束。

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就卖莲花灯的了,正日子晚上还有灯会。

天一黑大人小孩儿成帮结伙,手里拿着纸做的莲花灯、蒿子灯、西瓜灯、荷花灯,到河边玩个痛快。

纸灯都是冥衣铺做的,也有的人家心灵手巧自己拿纸扎。

莲花灯大都是用秫秸扎架子,糊上纸粘上彩色的纸,叠成莲花瓣样。各式各样,最普遍的就是花篮,即八仙里的韩湘子所拿的法物,小的也就一尺大小,大的有一丈开外。

大户人家玩的更是讲究,有仙女儿、八仙、各种神话传说人物。还有龙、凤、四不像、大眼儿金鱼、老琉璃、这些,反正天上飞的地下跑的,草坑儿里蹦的水里浮的,应有尽有。

到了夜里,竟是亮如白昼,人影如梭,到了不少说书人的口里,这一天便更是充满神秘。

据说逛街时分,姓名勿直呼,晚上不要穿戴绣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当然,也需得注意,避免连名带姓的直呼别人名字,否则一旦给游魂听到后,会趁机取走他的三魂六魄。

同时若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也千万不要立刻回头或回应。

不得拍人肩膀,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头及两个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拍别人的头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让精怪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