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帝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个戏园子每到这个日子,都要连演数日《目莲救母》的京剧应景戏。这戏虽说是个“鬼戏”,但是每年也是座无虚席,小孩子最爱看,往往白天看个过瘾,晚上却吓得不敢解手,还少不得被母亲数落几句。

自七月十三的晚上,出门的人便少有穿黑白红三色衣衫的,惹了游魂,怕是要跟着回家的。

郑天青跟着父母用过饭后,便托着莲灯,央告着说想去“鬼市”逛逛。

她心中早已是有了想一起放灯的人。

赵翘楚原本是不愿意她出门,但想着姑娘大了,怕是关不住。

嘱咐着她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放完灯便得离河边远远的,让彩月不许离开她身边半步。

叫了个有力气的小厮,多打赏了些,驾着马车带她们去了灯会。

郑天青嘴上说去庙会,心中却是想着到月神庙畔的护城河见苏澈。

她不想让小厮扰了两人的相会,便让小厮将车停在庙会门口。

灯会离月神庙不远,但也得走上两刻钟。

沿途都是灯光,远处的河畔灯光点点,到处都是嬉闹声。

闹市上,不少姑娘小孩在猜灯谜,倒是散了不少鬼节端肃的气氛,郑天青看着河畔的灯光,觉着顺着河流向上。

点点灯光与她擦身,便如时光流逝一般。不知这光亮中所引是谁,但是他们一定能寻着这些许光亮感到人间的温暖。

她越想越飘渺,不知自己百年之后,是否也会寻着后人所散之灯回到尘世,看着自己走过的大街小巷,荡过留恋的花草树木,也不知那时流光溢彩阁还在不在,若是在,她一定会去再看一眼。

出着神,一不小心踩到个空处,差点崴了脚。

彩月手里的灯笼一晃,问她安好,她收了神,加紧了脚步。

紧赶慢倒,等到了小土坡,还差一刻。

周围黑压压的一片,倒是月神庙里漏出些许亮光,风吹树叶沙沙响,暑热才过,郑天青只觉得身上一股子凉意,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

彩月晃着灯笼问:“小姐冷不冷,瞧我大意的,竟忘了给你拿件衣裳。”

郑天青摇摇头,道:“不妨事,可能是秋天来了,晚上凉了,身上还不适应。”

彩月忙问:“要不我给你拿件衣裳去?”

郑天青知道彩月还存了避嫌,让她与苏澈独处的心思,眼见着离约定的时辰也没多久了,便应了她的话。

她让彩月提着灯笼照亮,自己捧着荷花灯,手里还留了个火折子,随意拣了块大石头坐下,等苏澈。

夜风带着寒气打在身上,她觉得遍体生寒。

周围漆黑,唯有月亮和河边的花灯闪着光,她渐渐不敢想鬼神之事。

忽听得一声梆子,有幽咽声传来,郑天青在这荒无人烟之地,心中难免害怕,不由得往月神庙的光亮之处去。

她之前没来过这庙,一直认为是用以供奉月老之处,走近看却又不是。

那声音越来越响,凄凄切切,犹如女子哭泣,仔细辩听,就是从这庙中传来。

庙内灯火通明,想来是有法事,但也不见有百姓在一旁,门也紧闭着。

她打消了敲门的心思,怕冲撞了鬼神,见门旁的墙壁上有一条裂缝,有光漏出来,她大着胆子凑过去。

里面站着不少人,围成两圈,最外围都穿黑色向左缓缓移动,内圈为白色向右挪步,最中间一个女人,着一身大红衣裳围着烈火,光脚跳舞,旋转,扭曲,身体弯成奇怪的弧度,处处透着诡异,那凄厉的声音便是她发出来的。

在这诡异的情形下,一群穿着禁忌颜色的人凑在一起,她心下疑惑,只当有何法事。

渐渐声音更响,一群人开始跟着她一起出嘶叫,如同唤魂一般。

郑天青靠着火光想看清他们的面孔,仔细一看,汗毛一根根竖起来,除了红衣女子所戴黑色面具以外,那一个个皆带着白色面具,如幽魂一般。

再仔细观瞧,除却那女子,她看不到其他人的脚!

那女子十分纤弱,又看不清她的身体。那奇怪的动作,不像是常人能拗出的弧度,郑天青觉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莫不是百鬼夜行,红衣枯骨?

她攥着衣角,屏着呼吸再看,只见那些“人”渐渐分散,间距变大,两个娇小的身影从庙中扛出一头猪,那猪奋力挣扎,却挣不脱那两人的掌控,稳稳的被抬到火旁。

一只巨缸被推过来,通体漆黑,看不出材质,在火光的映衬下场面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