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承明六年五月初,郑丽婉也踏上了前往遥远西域的路程。李承乾亲自送她们一行人出城,而此次负责担任护卫军的是北衙禁军的内率军与御骑军,九千人!这阵仗,比当初李承乾巡视塞外的阵容还豪华!北衙禁军和御骑军的战力与羽林卫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论实战经验和精锐程度,北衙禁军可以是说大唐如今的军方最强的军团了。清一色的陇右道儿郎,当初被李承乾征召来到长安,赋予了五军的称号与荣誉!他们的军旅生涯,就是李承乾的太子大道!从龙之功、东宫嫡系!忠诚几乎是毫无动摇的存在!

“恭迎圣上!!!————————恭迎圣后!!!——————————”

内率军与御骑军的将士们,纪律与默契,真就是最高的存在。整整九千人,愣是一列一列的下跪行礼,每一排几乎的动作都整齐到没有丝毫的瑕疵!他们的气势更是磅礴到能够清晰感受的程度,莫名的压迫感蔓延在周边。

郑丽婉一行人的车队规模也不小。郑丽婉、二凤、长孙皇后、杨妃、特蕾西、李德志都有专属的车辇,还有随行的三百名宦官、宫女们的车辇,还有携带的五车物资。

郑丽婉看了看这庞大的阵仗:“户部买单?”

李承乾笑了笑,偏头道:“户部还是分得清谁是他们的靠山的。”

户部如今的靠山就是郑丽婉,大家心照不宣。皇帝花钱太恐怖了,好在有军区后勤的关系,加上市产监和盐铁司等方面,可以让户部和皇后搭上线。因此,户部看似在尚书省下辖,但户部实际上很多时候,都会借助一些职务之便,有意无意的把一些事情递交到郑丽婉的立政殿去。

而李承乾这位皇帝,对此则是没反应。因此,皇帝默认了户部的这类违规、大逆不道的行为,正如昔日李承乾继位大典上说的,郑丽婉具备一切限制皇权的权力与资格!户部防的就是李承乾玩过火,并不担心李承乾会侵染国库与户部的运转,怕的是李承乾为了追求高速发展,致使国库超负荷。

委任决策之权,驳斥非议之策,听理臣民之声,掌行皇室之规!什么意思?那就是皇帝无论干啥,皇后都有资格驳回!乃至阻止!这种权力,和皇权之下第一权臣没区别。郑丽婉可以参与国事决策,驳斥皇帝、中书不合理的政策,听取理会下辖朝廷部门、地方部门、乃至是民间百姓的请愿,掌管皇宫管理事务、宗正寺内务。

除却军方的事情外,郑丽婉几乎可以做到很多李承乾才能做的事情!李承乾继位大典上的这一番话,可不是随口说说,继位大典上的皇帝谕令,都会看做新朝的基础规矩,被纳入国法之中,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那就是法旨,绝不能朝夕令改!

想必,此时此刻,大家也有一个清晰地认知了。李承乾主导的承明朝,给予了郑丽婉这位承明郑皇后千古无二的权力与地位。也因此,户部一心二意,才能被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二司的所有人默认,没有遭到弹劾。毕竟,皇帝都没意见,而且皇帝允许的,你能说啥?再说了,有一个皇后扯着这位如日中天的承明帝,当臣子的乐意的不行!李承乾的威望太强了,而且塑造的政治环境太专权了!百姓、军队都站在他那里,我们怎么办?几乎都是他一人独断乾坤的节奏,哪怕他越过三省下达旨意和政策,三省都没话说,也不敢说!而且,李承乾也不是没干过绕过三省直接下达政策旨意。

李承乾想要废后,那几乎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不说多的,朝臣们就要集体反对!中央也好、地方也罢,纷纷拒绝!废后干啥?不就是想要取消限制吗?一旦李承乾敢想废后,朝臣们立马拉出老李渊、二凤、长孙皇后,乃至扯出李家祖上十八代来,直接从世俗的孝悌之道来压死李承乾!饶是李承乾,也没法对抗。因为,你要敢反抗孝悌之道,百姓和军队,凭啥站在你这边?

所以,郑丽婉的地位和存在,那是板上钉钉的,不容动摇的。无论怎么看,有一个郑丽婉都只有好处,坏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李承乾转而看向天边:“时候也不早了,早些上路也能在天黑前抵达下一个州郡,总好过露宿郊外。”

郑丽婉笑了笑:“母后她们也来了,去吧。”

李承乾看向城门,二凤、长孙皇后、杨妃也陆续来了。长孙皇后走下车辇,李承乾也迎了上去。

“母后,此次路途遥远,若是不舒服,也莫要勉强。儿臣此次额外挑选了三名御医,随您们一同前往。路途上,也备有药材之类的用品。”

长孙皇后笑着摸了摸李承乾的脸:“高明你一人独留长安,倒也是一份遗憾。这么多事情,积压在你身上,母后也怕你吃不消。”

李承乾含笑伸手与长孙皇后母子拥抱,轻声道:“儿臣没这么脆弱,况且儿臣岂能不如丽婉?”

“得得得...撒手撒手!差不多得了!”

二凤见到母子俩抱在一起,立马上前强行把母子俩拉开,把长孙皇后护在身后。长孙皇后对此,唯有一脸苦笑摇头。父子俩为她争风吃醋的事迹太多,她都麻木了。长孙皇后或许不算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但长孙皇后的气质却当得起人间难得几回闻!

李承乾对此也懒得与二凤这老头子较真,走向杨妃娘娘弯腰作揖。

“娘娘,此番去了西域,也能一解母子分离之苦。如今承明朝境况如此,晚辈能够信任的也只有恪弟、愔弟了,此番西域之行,晚辈也允诺恪弟一尽孝心,特许陪同您们。晚辈,也只能做这些了,毕竟西域不可无人主持大局。待到蒸汽司的蒸汽列车落实,届时长安、疏勒之行,大概也就两天不到。那时,恪弟佳节时期,也能时常返回长安与您团聚了。”

杨妃娘娘含笑点头,屈膝回礼:“多谢高明挂怀,臣妾唯有谨记恩惠。臣妾明白,高明能够看中恪儿与愔儿,也是他们的福分。承明朝能人辈出,何况他们本就受你恩惠在先、且为你一手培养栽培,臣妾对此本就心怀感激、不胜言谢。因此,高明无需介怀,倘若他们无法胜任高明委以的重任,那才是辜负了高明的一片心意。臣妾日夜焦虑的,莫过在此,唯恐他们兄弟耽误高明你这大哥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