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8小说www.128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始终这种循环(泰到损到否到益到泰),泰要变成否是很容易的,而否呢要变成益也很容易。

我们现在看到损卦和益卦,损卦是从泰卦来的,益卦是从否卦来的。

损-泰

?-?

?-?

你把损卦跟泰卦两个卦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就是九三跟上九两个交换一下。泰卦下面本来有三个阳爻,现在呢有一个第三爻,他跑到最上爻去了,所以叫做损下益上。那个损下益上那四个字,就是从这卦象那个爻的变动所得来的。

我本来三个爻好好的,我现在损失我一个爻,损失哪个爻呢?损失地三爻。去干嘛,去益争益,上面三个都是虚的,我现在用实的去争益你的虚的。完全用阳爻来看,而不是用阴爻来看。

益-否

?-?

?-?

益卦呢他是否卦,上面本来三个阳爻,现在损掉一个来益下。损上益下就叫益。

我们为什么特别把这两个卦拿来讲,就是这两个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损下益上,是比较容易做的。你看大家都在损下益上,欺负老实人,去奉承那个有钱有势的人,对那些比较没有钱的人,你都给他很难看的脸色,对那些比较有钱的你反而去巴结他,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易经》一看到

损下益上

他就特别提倡我们,这是损卦,这不是益卦。相反的,你要把上面的好处拿来给底下,那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一般人常常做的,就是什么?就是损下益上,我们很少去做损上益下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易经》特别把损下益上叫做损,告诉你要小心,不要常常做这种事情。它会告诉你,你如果能够

损上益下

那才真正的是益。那你说我知道了,我以后就专门损上益下,可以吗?当然不可以,那怎么可以。你把上面损,损到最后上面也没有了,那你下面要怎么办呢?所以任何东西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就是这个道理,就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

因为一切的环境都是在变动,一切的因素,一切的因素都在变化,你怎么可以说一定要这样,一定要这样,你怎么可以不可以。你慢慢会感觉到,《易经》大部分,都是讲修德方面,讲修德方面,讲品德方面。

严复先生,当年在翻译亚当·史密史,写的国复论或者叫做元复论,他就讲他说损下益上非也

损下益上非也

损上益下亦非也 -《国富论》

非就是不对,损上益下以非也,也不对。这部书就是亚当·史密史那本书,一共有5部有32篇,都在反复说明,一定要上下互惠。其实严复先生他的意思是什么?他的意思就是说,西方有很多主张,其实跟我们《易经》的精神是一致的。难怪我们今天动不动就讲双赢,双赢,损益是双赢。

当年关公去攻长沙,长沙里面一个老将军黄忠,两个人打,黄忠心知肚明说这次我是输的,你是手下留情。可是对方没有让你感觉的出来,没有让第三者看得出来,一个装没赢,一个装没输。那就是什么、那就是亚当·史密史所讲的,也就是严复先生的感觉,损上益下不好,损下益上也不好。

所以当我们把损益两卦,好好的二合为一,我们就会想出很多东西来,你

损人最后一定是损自己

你帮忙别人最后是帮忙自己

你可以从实际的状况去了解,你会觉得果然如此。

孔子首先指出来

损 德之修也 -《易经·系辞》

损 德之修也,你自己减少不善的地方,你自己减少过失,那就叫损。损就是把我的不好的地方,把它损掉把它减少掉,那就修德了。

损 德之修也

益 德之裕也 -《易经·系辞》

益是什么?得之裕也,裕就是扩大。你增加你的美德,充实你的善念,然后扩大你的善行,这都跟道德有关。

损 德之修也

益 德之裕也

损 先难而后益